五月的冰城,丁香花绽放。
2019年5月4日,来自海内外的代表近200人,聚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,隆重纪念钢结构、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钟善桐先生诞辰100周年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哈尔滨建筑大学原校长沈世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岳清瑞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、香港理工大学候任校长滕锦光,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,同济大学原副校长、组合结构分会副理事长陈以一,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等出席会议。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范峰主持会议。
周玉校长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充分肯定钟善桐先生为人师表、硕果累累的组合人生以及天道酬勤的广阔胸怀。
岳清瑞会长代表中国钢结构协会缅怀钟善桐先生精彩人生,并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,向钟先生的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。
沈世钊院士讲述了钟老师生前生活趣事,追思前辈大家风范。
江欢成院士、周绪红院士、聂建国院士等通过信函等方式表达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。
钟善桐先生的弟子和家属代表也表达了对亲人思念和感恩之情。
钟先生是我国早期从事钢结构研究的著名专家。在上世纪50年代,我国钢材产量还很低,钢材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还受到限制。钟先生以国家需求为己任,从提高钢结构承载效率入手,研究预应力钢结构,并率先进行了国内第一个12米跨预应力钢桁架实验,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踏实的工作,总结提出了预应力钢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,为节省和高效使用钢材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在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,1959年,钟先生的第一本专著《预应力钢结构》在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,开创了我国预应力钢结构的先河。
自20世纪70年代,钟先生开始着手研究钢管混凝土结构,经过深入细致的思考,总结前人研究方法和经验,把分别研究钢管和混凝土,转变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整体的性能和承载力。1993年,创立了“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”,开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的新方向,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,促进了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。
从1954年开始参加工作,到2013年去世,钟先生六十年如一日,兢兢业业勤奋耕耘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。他所完成的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和计算理论的研究、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、以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厂房柱中的应用等成果,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、教育部科技进步奖、和建设部科技进步奖等奖励。他的研究还成功编制了国家标准《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》和行业标准《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等。
钟先生创立了国际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,担任第一、二届主席,随后担任终身名誉主席;钟先生还创立了中国钢结构协会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,通过国际和国内行业组织的创立,极大推动了组合结构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。
大会还进行了钟善桐先生纪念铜像揭幕和钟善桐教育基金启动仪式。
纪念大会后,组合结构创新论坛邀请岳清瑞院士、滕锦光院士等12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。
本次会议由钟善桐教育基金会主办,中国钢结构协会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共同承办。
中国钢结构协会
2019年5月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