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保证加工精度,“17钢标”规定节点的骨形削弱段应采用自动切割的加工方式,如下图。
2)由于盖板加强型节点具有“盖板与梁翼缘采用同一条坡口与柱翼缘进行全熔透焊接”的特点,因此此处焊缝尺寸较大,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较为复杂,“17钢标”的17.3.9节指出“采用盖板加强型节点时,盖板的计算长度应以离开柱子表面50mm处为起点。”
3)采用翼缘板加强型节点时,翼缘的形状突变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,为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,“17钢标”规定应将宽板由截面改变位置以不小于等于1:2.5的斜角向弯矩较小侧过渡,即翼缘边的斜角不应大于1:2.5;加宽的起点和柱翼缘间的距离较长时,塑性铰外移的距离增加,柱中的弯矩变大,节点域周边平衡柱中弯矩的剪力增大,对节点域的要求提高;加宽的起点和柱翼缘间的距离较短时,塑性铰外移效果不充分,各方面力学性能与非抗震节点类似,因此,“17钢标”规定,加宽的起点和柱翼缘间的距离宜为(0.3~0.4)hb,其中hb为梁截面高度。
4)当梁柱节点采用梁端加强的方法来达到塑性铰外移的目的时,加强后的梁翼缘自由外伸宽度或厚度发生变化,此时若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,为保证梁翼缘不丧失局部稳定,“17钢标”翼缘加宽后的宽厚比不应超过13εk。
5)当柱子为箱形截面时,由于柱翼缘对梁的约束能力增强,宜考虑钢梁腹板内力重分布,增加翼缘厚度。
参考文献
[1]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.钢结构设计标准:GB 50017-2017.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17
[2]王燕.钢结构新型延性节点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其应用,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2